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
Ø 扩展工业企业余热利用和余热发电的基础知识,了解技术要点、管理要求及改进方向;
Ø 掌握在能源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过程中,如何关注和标准要求相关的余热及其利用状况的相关变量和能源绩效参数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以及合规性评价等要点。
Ø 以利学员在能源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能源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中,做好对节能降碳技术应用管理和改进的审核发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受审核方提供增值服务。
工业余热影响企业的能源绩效,特别是使用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作为主要能源的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余热及其利用状况会影响主要能源使用。余热利用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废热、余热等余能资源进行回收、转化和利用的过程。这些余热资源通常来自生产设备的排放、冷却系统、燃烧过程等,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回收并重新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余热利用的各项技术措施中、余热发电是重要措施之一。
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和指南》(以下简称“标准”)聚焦于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为企业的能源管理提供了通用框架和系统方法。在标准的指南部分,A.6.3 能源评审中提出“寻求能源绩效的改进机会时,组织宜考虑某一特定过程需要能源的程度,或能源可回收的程度。”。
管理的目的是提升绩效、达成目标和方针,技术进步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对企业相关层次的管理者,做好有效的节能降碳管理、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要点作为基础和支撑。同样地,在能源管理体系现场审核、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中,审核员要有相应的节能降碳技术基础和知识扩展、包括余热利用,并掌握其发展方向,以利有效开展现场审核,为受审核方提供增值服务。
本课程介绍了工业余热和常用的利用途径、余热发电技术基础和设备;并以新型干法水泥窑为例介绍如何实现对余热资源的梯级利用;如何提高余热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运行原则、评价指标和运行改进措施。
本课程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提升专业审核能力的要求,在介绍余热及余热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和相关设备,以及运行改进基础上,结合标准相关条款要求、介绍在能源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过程中,如何关注:①工业余热和余热利用对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②能源评审是否“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要求、分析余热及其利用状况对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③如何确定对主要能源使用有影响的余热、余热利用的相关变量和能源绩效参数,并做好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④在合规性评价中,关注重点用能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新、改、扩建项目)以及余热利用项目本身,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产业政策的要求。